9萬億興業銀行年報披露! 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新賽道邁出新步伐
總資產突破9萬億元,較上年末增長7.71%至9.27萬億元;營業收入突破2200億元至2223.74億元;凈利潤突破900億元,同比增長10.52%至913.77億元;不良貸款率1.09%,較上年末下降0.01個百分點……
3月30日晚間,興業銀行發布的2022年年報顯示,面對外部環境復雜深刻變化,該行堅持穩中求進,保持戰略定力,深化改革創新,持續鞏固基本盤、布局新賽道,在不確定性中把握確定性,在服務穩經濟大盤的同時實現自身穩發展,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。
英國《銀行家》“全球銀行1000強”排名進一步升至第16位、首批獲得個人養老金業務開辦資格、成為全國第10家數字人民幣指定運營機構、明晟(MSCI)全球ESG評級連續四年保持國內銀行業最高評級A級。
客戶“達新高”:
零售客戶突破9100萬 企金客戶突破120萬
年報數據顯示,2022年末興業銀行零售客戶突破9100萬戶,較上年末增長15.82%至9175.20萬戶;企金客戶突破120萬戶,較上年末增長14.30%至123.72萬戶;同業金融客戶覆蓋率保持在95%以上。
客戶是銀行經營的底盤、立身之本。去年,興業銀行釋放體制機制改革紅利,持續優化客戶分層分類經營體系,加快公私一體化重塑客戶旅程,增強服務客戶專業化、數字化、綜合化能力,在客戶規模攀登新高的同時,客戶結構持續優化。
零售客戶中,貴賓客戶較上年末增長9.58%至405.31萬戶,私行客戶較上年末增長8.16%至6.30萬戶,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數超220萬戶,位列銀行業第3;企金客戶中,有效及以上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14.79%至51.13萬戶,占企金客戶比例穩步提升至41.33%。
深入踐行“客戶-業務-效益”的經營邏輯,興業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、滿足客戶的多元金融需求中分享價值增長。去年營業收入增至2223.74億元,非息凈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為34.67%,較上年末提升0.52個百分點;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0.52%至913.77億元。
結構“新趨勢”:
貸款增量居同類型銀行第一 個人存款首破萬億
截至2022年末,興業銀行貸款較上年末增加5547.04億元,增長12.53%,增量、增速均位居股份制銀行第一。
在具體資產投向上,興業銀行緊跟國家戰略導向,挺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主航道,加快向綠色、制造、科技、民生消費領域布局,提高業務結構與國民經濟結構契合度。2022年末,綠色貸款余額突破6300億元,制造業貸款余額突破5800億元,分別較上年末增長40.34%和33.71%。其中,科創企業貸款、戰略新興產業貸款、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更快,分別為56.59%、67.14%、76.65%。同時,進一步加快零售多元化發展,零售非按揭貸款較上年末增長1178.20億元,同比增長21.03%。
負債端,興業銀行加快向低成本、穩定型存款調整,為服務實體經濟、服務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更多低成本資金活水。2022年末,該行存款規模達到4.74萬億元,較上年末增長9.88%,高于總負債增速,占負債比重提升1.16個百分點至55.67%,其中,個人存款余額首次突破萬億元,占各項存款比例達到22.99%,較上年末提升4.52個百分點,付息率下降2個BP至2.23%。
同時,興業銀行順應存款定價機制調整與客戶風險偏好變化,加大長期限穩定存款吸收,有序引導存量存款定價下調,壓降高成本存款,持續優化負債成本,定期存款較上年末增長17.87%至2.61萬億元,付息率下降7個BP至3.08%,有力支撐該行加快資產投放,靠前發力,助力穩定經濟大盤。
2022年下半年,隨著經濟企穩,興業銀行資產布局與負債管控成效顯現,資產端收益率和負債端付息率環比實現改善企穩,第四季度,該行凈息差環比提高9個BP,利息凈收入環比增長5.92%。
戰略“新局面”:
“三張名片”持續擦亮 新賽道布局漸見成效
去年,興業銀行深化推進涵蓋零售、企金、科技等多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,加快布局普惠金融、科創金融、能源金融、汽車金融、園區金融五大新賽道,為綠色銀行、財富銀行、投資銀行“三張名片”提供更大舞臺,在擁抱綠色發展、共同富裕、科技創新大潮中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。
綠色銀行方面,聚焦“降碳、減污、擴綠”,提速“全綠”轉型,表內外綠色金融融資余額達1.63萬億元,較上年末增長17.53%,其中符合人行口徑的綠色貸款余額6370.72億元,較上年末增長40.34%,創近年新高;各類綠色投行業務融資規模1294.73億元,綠色租賃、綠色信托、綠色基金、綠色理財及ESG理財產品、綠色私募股權投資余額合計1850.70億元。同時,成立碳金融研究院,推進綠色金融人才“萬人計劃”,持續增強綠色金融專業支撐。
財富銀行方面,持續優化理財投研模式和產品譜系,做大做強理財業務,去年理財規模較上年末增長17.21%至2.09萬億元,排名上升2位至全市場第三,理財綜合能力連續21個季度蟬聯全國性商業銀行榜首。完善集團全產品譜系,興業信托、興業基金、興業期貨創設的主動管理類產品規模余額4295.27億元。線上線下并進構建財富生態圈,在國有銀行、股份制銀行、中小銀行等銷售渠道的理財保有規模突破5000億元,達到5105.12億元,較上年末增長186.25%。資產托管規模15.26萬億元,較上年末增長8.13%。報告期末,集團零售AUM(資產管理規模)3.37萬億元,較上年末增長18.33%。
投資銀行方面,打造“商行+投行”2.0版,不斷完善“投行生態圈”,持續鞏固提升大投行中介撮合、投資、交易和做市能力。去年債券承銷規模6860.83億元,繼續保持市場領先,銀團融資、并購融資、資本市場業務保持高速增長,分別同比增長61.06%、77.01%、83.06%;FICC銀行、債券銀行能力持續增強,在債券、利率、匯率、貴金屬等領域保持市場領先。報告期末,集團對公融資余額(FPA)7.84萬億元,較上年末增長12.01%。
“三張名片”持續擦亮,也為興業銀行加快布局新賽道提供了重要抓手。2022年末,該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、科創企業貸款余額、能源金融融資余額、汽車金融融資余額、園區金融資產增速均實現兩位數增長,分別達到4041.61億元、3436.59億元、4301.93億元、2997.05億元、1.72萬億元。
科技“新活力”:
科技投入同比增30% 科技人員占比提升至12%
進入數字時代,興業銀行把體制改革作為加快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一招,揭牌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,建立健全“一委四部一司一研究院”組織架構,持續加大科技投入,推進科技人才萬人計劃,加快構建“數字興業”。
截至2022年末,該行科技投入達到82.51億元,同比增長29.65%,占營業收入比重上升0.83個百分點至3.71%,科技人員達到6699人,集團科技人才占比較上年末提升5.41個百分點至11.87%。
數字底座進一步夯實。緊跟國家“東數西算”和“雙碳”戰略,啟動貴安數據中心建設,核心系統軟硬件順利升級擴容上線,啟動分布式核心工程建設,自主掌控系統比例提升3.95個百分點至78.55%,云原生技術體系系統上云率61.28%。
圍繞“構建連接一切的能力,打造最佳生態賦能銀行”愿景,興業銀行整合升級推出興業普惠、興業管家、興業生活、錢大掌柜、銀銀平臺“五大線上平臺”,實現一個數字興業、一站式場景服務。興業普惠注冊用戶數較上年末增長714.44%,累計解決融資余額超過1000億元;興業管家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19.55%至99.29萬戶;興業生活累計綁卡用戶較上年末增長33.70%至3441.74萬戶;錢大掌柜注冊用戶數較上年末增長23.14%至1494.61萬戶;銀銀平臺合作客戶超5100家,上架公募基金產品超過6300支。
此外,作為第10家數字人民幣指定運營機構,興業銀行全年開立數字實名錢包62.59萬個,帶動開立賬戶近18萬戶,并借助銀銀平臺優勢,與82家銀行簽約數字人民幣2.5層合作,在2.0層運營機構中位居首位。
風控“新成效”:
聚焦重點領域風險化解 探索數字化授信新模式
年報數據顯示,2022年末,興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.09%,較上年末下降0.01個百分點,貸款撥備覆蓋率236.44%、撥貸比2.59%,風險抵補能力保持在較好水平。
針對房地產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、信用卡等重點領域的風險防控與化解,興業銀行成立跨部門、總分行敏捷小組,整合全集團專業力量,母子協同、總分聯動,有效推進多個風險項目的化解與清收,保持關鍵資產質量指標穩定。
以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為例,2022年末,該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余額2208.78億元,較上年末減少868.37億元;不良資產率1.23%,較上年末下降0.74個百分點,不良資產余額27.23億元,較上年末減少33.39億元,實現“三降”。
強化風險賦能,興業銀行推動風險與業務更加深入融合,針對科創企業特點,創新推出“技術流”授信評價體系,實行與“資金流”授信管控模式差異化的管理措施,為深化戰略轉型、加快新賽道布局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。2022年,依托“技術流”模式,全年累計審批金額1.23萬億元,其中投放余額2004.92億元。
在“技術流”模式加持下,興業銀行服務科創企業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29.28%至5.17萬戶,“專精特新”、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均位居同類型銀行前列。
回到頂部